促进国内旅游,促进国内旅游业发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促进国内旅游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促进国内旅游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经济学家李迅雷:我国出过国人数不到10%,出国游增长将下降,旅游业拉动内需被高估,你怎么看?
有一个经济理论,叫“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理论”,说的是人的需求分为五层,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底层需求是上层需求的基础,但是,多个需求可能同时存在。旅游度***应当归属于第五个层次:自我实现需求。主要是满足自己的愿望和价值,是最高层次的需求。
李迅雷老师根据出国人员的比例推断旅游业的增长和对经济拉动效果,判断旅游业拉动内需被高估,应该说是有价值的。这种判断方法以逻辑推理为依据,如果推理正确就是”窥斑见豹“,推理错误就是”盲人摸象“。
近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国内游还是国际旅游,到处可见国人的影子,关于“买买买”的报道也屡见不鲜,从“马桶盖”到“DIOR”,吃穿住用,无所不包。旅游业俨然已经成为拉动内需和外交的“杀手锏”,遇到国际不满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不去旅游、不去购物。
但是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析理论,我国大部分还处在1-3层,达到第五层的人可能仅有1%不到,不够李迅雷说的5-6%,更到不了10%,即便是发达国家,这个比例也不会超过10%。
有些人出国旅游,充其量是工作生活需要,或者为了见见世面、尝尝鲜,和真正的旅游度***是有差别的。这种旅游和到饭店吃饭差不多,只能算是一种身心健康的调节,可以算作大消费概念。
基于这种判断,我认为有些机构确实高估了旅游业的作用。
谢谢邀请!
近两年以来,我国出境游人数增速是有所放缓了,但国人对于出境游的需求整体来说,依旧处于巨大潜力状态下,相信未来肯定会继续朝着增长方向发展。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在2018年的经济总量GDP突破90万亿大关,而且人均美元GDP也近万。老百姓的收入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出国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应该是大概率***。
相比于那些年收入过15万甚至更高的人群,年收入在10万以内的出国游消费必然大大减少,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只有5万左右的年收入肯定不太可能去欧洲游,最多是选择港澳台地区吧。但是,随着国内经济增长,老百姓收入增加后未来的出国游消费市场还是很有前景的。
我们先来看一看近年来的数据,2016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1.22亿人次,2017年出境游人数为1.29亿人次,2018年全年中国出境游人数达到了1.4亿人次,仅仅比2017年多出1100万,相对于2015年的出境游人数增速为9.3%来说,确实是增速有所放缓。但无论如何,出境游人数基本都是保持增长的,这也说明消费仍旧处于升级状态下。
不过,必须要指出来一点,那就是出境游并不等于出国游,按照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国内老百姓大多数出境去的是香港、澳门和台湾等三地,众所周知,港澳台地区都属于我国领土而非国外,根据中国旅游研究员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8》,约占到出境游总人数的33.3%,实际上我国2018年出国游人数大约是在4667万左右。还有,就是人次不代表人数,人次也必定会大于人数,如果2018年出国人数中,其中有50%的出国两次的话,那么真正实际上的出国人数应该只有3100多万。
之所以,出境游这两年有所放缓,这主要还是受欧洲(主要是法国、比利时等)暴力恐怖***、指纹签证、人民币汇率波动、国内房价上涨过快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的延迟出国消费。大家也都很清楚,最近两年来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加大,在这种经济新常态下,暂时取消不必要的私人出国游消费实属正常。
可是,随着以上那些不利因素的逐渐褪去,国人出国热的潮流会一往如前的,大家可以看看现在逢年过节时的新趋势,那就是出国过年热正在兴起。此外,从目前国内老百姓持有护照的人口规模来看,仅仅是1.2亿,占总人口比例不到9.0%,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说美国是39%,亚洲近邻日本也达到了24%的护照渗透率。因此,从这方面来看,我国居民的出境游还只是起步阶段呢。
拉动旅游业发展,防止过度海外旅游,国家出台关于完善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法出台,规定每年每个人或者每户家庭,有二次出国旅游机会,国内旅游不限制,超过每年二次出国旅游,第三次或者以上多出去一次提高一次缴纳出界旅游税和消费税的提高,国内旅游可以在现有免个人所得税上减免,既促进国内旅游市场发展又可以把收入放在中国,防止过去一到节日期间去韩国等地旅游中国人把钱流向海外国家
旅游拉动内需被高估是可能存在的,毕竟在一般人的消费生活中,旅游是第二需求范畴。
首先,讨论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提出有多少人出过国的比例或数字,跟此前有人指出的有多少坐过飞机一样,都没有太多实质的意义。
无论国内游,还是出境游,计数的单位都是“人次”,也就是一亿人每人每年出国一次,跟一千万人第人每年出国十次,效果是一样的。所以出过国人数是1%,还是出过国的人数为10%,没有什么实质意义。
其次,从统计数据上看,这几年,中国出境游的人数还是递增的,2016年1.22亿人次,2017年1.29亿人次,2018年1.4亿人次,还是向上走的阶梯,增幅逐步收窄是正常的。
毕竟国外必玩的地方就那么些,走了一个地方就少了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去了好多次的人毕竟是少数,出口游对大多数人而言是增长见识、维持亲情的奢侈项目,没事总往国外跑实力也不允许啊。所出国游增长没有下降,但是出国游的增长幅度有收窄是事实。
此外,出国游增长幅度有收窄,李迅雷认为是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的下降。这也是事实。但对消费能力而言,并没有构成大的影响,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破90万亿关口,人均美元GDP也近万。不过,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令人消费者的消费产生谨慎心态肯定是有的。从统计局数据看,2018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长分别为6.8%、6.7%、6.5%、6.4%,增速如同倒金字塔,下行压力确有体现。
第三,李迅雷说的,旅游业拉动内需被高估,可能从统计数据的对比上看是这样的。从实际意义上讲也是如此,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不能期待过高。
美国是发达国家,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中国高了不少,但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2.7%。公开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53%。李讯雷说的高估是指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旅游业统计公报》,报告指旅游业占GDP总量的11.04%,当然它的统计口径是综合贡献度,有往大处着手的意思。客观来讲,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更为直观、客观。
其实,旅游业的意义不仅在于庞大的消费群体,更在于庞大的就业人群。此外,无论如何,尽快提升人均收入,才是扩大内需的不二法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促进国内旅游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促进国内旅游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a-vested-interest.com/post/43900.html